close

設計美學作業一:我國設計美學法則的運用與練習

序言-「我國設計美學」有五大精華

()位序主從

()陰陽調和

()氣韻生動

()布局成勢

()文化符碼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傳統工藝作品張文議木雕(寶瓶系列)

IMAG1744  

從「寶瓶系列木雕」分析出「我國設計美學」五大精華:

()位序主從:

    從這一系列作品來看,可以發現張文議先生雕刻的寶瓶都是圓潤胖體的姿態,大大的寶瓶實而不華,把手處是兩隻小小的木雕龍,胖與瘦、大與小的對比可以發現其中隱藏「位序主從」的美學法則。

()陰陽調和:

    圓潤樸實的寶瓶,把手處卻是兩隻精雕細琢的龍,簡潔與繁複這兩種反差極大的雕刻手法同時出現在一個作品當中,大的瓶身本體樸實不華,小的把手精緻細膩,兩相平衡之下讓作品更顯美感,從中可以發現其遵守「陰陽調和」之原則。

()氣韻生動:

    兩隻雕工精細的龍,其英姿煥發、氣勢非凡的神韻在張文議大師的巧手下表露無遺,也可從這系列作品中,感受到木頭本身紋理的變化,彷彿雲霧繚繞中好像真的有兩條龍順著寶瓶即將飛騰而出,符合「氣韻生動」的美學法則。

()布局成勢:

    可拿起的圓潤寶瓶蓋、兩隻飛騰的龍、掛在龍尾的兩個圓環,以及胖體的寶瓶本身,都是大師在製作這件工藝品前就已先規劃好的安排,透過層層推進讓作品富有層次,明顯可見這件作品「布局成勢」。

()文化符碼:

    寶瓶的把手處都是精雕細琢的龍,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、高貴、尊榮的象徵,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誌,雕刻於寶瓶左右兩側,讓這件作品更顯尊榮華貴,其中更蘊含無限文化意義,符合「文化符碼」之原則。

IMAG1744IMAG1745IMAG1747IMAG1768IMAG1769 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傳統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

院本清明上河图-da  

從「清明上河圖」分析出「我國設計美學」五大精華:

()位序主從:

    乍看這件作品,很難不被其中的大橋和道路吸引,因為他在整幅畫作當佔了相當大的面積,雖然每個分鏡當中幾乎都充滿了人群,但比例相較於其他建築物和山水景觀,人類顯得非常渺小,大與小的對比可以發現其中隱藏「位序主從」的美學法則。

(二)陰陽調和:

    清明上河圖這件作品畫意優雅,畫面中最緊張刺激的是虹橋上人驢爭路、船要過橋而船桅未及放下的驚險場面,餘者步履閒適,市面不必刻意構建亦一片和諧,緊張與閒適的對比符合「陰陽調和」之美學原則。

(三)氣韻生動:

    作品的每個細節、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,這裡以虹橋的畫面作簡單分析:虹橋是汴京的一座木製橋樑,橋面上商家雲集,車馬往來頻繁,行人摩肩擦踵。顯示出當時繁榮情景,如同今日之購物街,符合「氣韻生動」的法則。

(四)布局成勢:

    虹橋、拉縴、金蘭居、鳳儀亭、布袋魁儡和狀元第等皆為畫面中出現的不同場景,透過層層推進讓作品富有層次,可見這件作品遵守「布局成勢」。

(五)文化符碼:

    「清明上河圖」這件作品的圖名與圖式在晚明之後的流行顯示其具有「文化符碼」的意涵,在當時社會、文化的脈絡中,成為理解城市的一種模式,而後期作品與宋代版本不同之處更是了解當代城市觀的重要線索。

院本清明上河图-da《清明上河图》(局部)图三010b124741510_11n904040046381454  

圖片出處:

http://www.bozoart.net/art/zp-q/2009821/0982114543C3J.html

http://www.5872tv.com/zixun/tuku/5byg5oup56uv55qE5L2c5ZOB.html
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tag/%E6%B8%85%E6%98%8E%E4%B8%8A%E6%B2%B3%E5%9C%96.html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傳統建築作品斗六善修宮

IMAG1722  

從「斗六善修宮」分析出「我國設計美學」五大精華:

()位序主從:

    傳統建築中就屬「屋簷」最能表達建物位階,善修宮為三進三院式建築,前殿採「華南懸山式」屋簷,中殿為「華北宮殿式」簷頂,後殿則採用「華北重簷歇山式」屋頂,偷過屋簷形式可以發現中殿、後殿為主,前殿為從,遵守「位序主從」的原則。

()陰陽調和:

    善修宮三殿外觀都可見其屋簷上有繁複俊秀的裝飾,雖華麗但面積較小,下方屋身除了幾根石雕龍柱外,就較為樸實,繁複與樸實和平地展現在同一棟建築物當中,兩相平衡之下讓作品更顯「陰陽調和」之原則。

()氣韻生動:

    前殿屋簷上塑西施脊,剪黏繁複、意態飄揚,中立福祿壽三仙,石雕龍柱氣勢萬千;中殿彩繪花鳥,木刻與石雕精細繁複;後殿重脊並列雕刻、彩繪,各項傳統工藝手工細膩逼真,皆符合「氣韻生動」的美學法則。

()布局成勢:

    善修宮牌樓聳立於永樂街口,廟採三進三院式,分拜殿(前殿)、中殿、後殿三進,前殿左設分香布,又設服務台;中殿為武廟,主要供奉關聖帝君等武將神明,後殿大成殿主奉孔子其先賢神位,為一文廟,三殿層層推進,可見這件作品遵守「布局成勢」之原則。

()文化符碼:

    善修宮中有多個工藝品符合「文化符碼」的原則,諸如:龍柱、石獅、福祿壽三仙等,這裡選擇福祿壽三仙做簡單分析:以東方傳統福、祿、壽神仙造型燒製的擺飾,有天官賜福、加官進祿、福壽雙全的祝語。福祿壽三星:又稱財、子、壽三仙,亦稱「三星拱壽」。

IMAG1722IMAG1731IMAG1732IMAG1729IMAG1741IMAG1727  


IMAG4398  

(手繪平面)

IMAG4397  

(手繪正立面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B10233301謝宜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